昨天,一則題為“東京大學宣布可利用新型納米膠囊準確攻擊癌細胞”的新聞報道發表在新華視點微博,然后迅速在各大媒體相互轉載。該新聞簡要提到了東京大學一個課題組開發出了可以精準定位癌細胞的納米膠囊,或許能夠在五年內上市。該新聞極大鼓舞了人心,有的人甚至覺得是發現了癌癥的萬靈藥,癌癥的**指日可待,對于癌癥未來我們不用憂慮。
然而,癌癥,作為一種存在著諸多形式的**,有著眾多的誘因和非常高的的多樣性,**方法也不應該一概而論。這里,小編梳理了東京大學該課題組的研究進展,從理性的角度重新解讀這個新聞。
早在上個月的13號,東京大學官方網站發布了一則新聞,題為“Polymeric micelles for targe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的新聞。作者提到, 該校的一個課題組通過可注射、可操控大小的納米顆粒,能夠有效地抵抗轉移到**結的癌細胞。該研究其實是在小鼠體內完成的。文章末尾,研究的**科學家片岡一則提到:“該研究是**發現了,在****癌的實踐中,控制納米顆粒的大小對于癌細胞抑制有重要影響?!?
在本月的《科學美國人》第4期第312卷上,也出現了對該研究的評論文章Anticancer Drugs, Hidden in Nanoshells, Target Tumors Better Than Standard Chemotherapy。在小鼠上面的研究確實很激動人心,然而在人類的臨床研究還有很長的路。
繼續追蹤發現,該研究*早是發表在專業的科學期刊ACS Nano上的,并題為“Systemic targeting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rough the blood vascular system by using size-controlled nanocarriers”。該課題組證明了,通過一種小于50nm的高分子納米顆粒攜帶****,通過系統性注射(而非手術)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轉移進入**結的癌細胞,進而抑制**結中腫瘤的產生。對比更大尺寸(比如80nm和70nm)的攜帶****的脂類納米顆粒,較小的50nm以下的納米顆粒有更好的效果。
通過靜脈注射大約30納米大小的納米顆粒(攜帶有****DACHPt),能夠有效殺傷原位黑色素瘤和轉移進入**結的黑色素瘤的癌細胞。在該研究中,這種特殊的納米顆粒在血液循環中可以進入**結,更可以有效聚集在已經被癌細胞侵入的**結。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更小的尺寸,會導致這些納米顆粒在****中有更大的穿透能力,能夠有效地從****進入周圍組織。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062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