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摻油,神仙愁———當不少消費者因地溝油事件選擇“暫時管住嘴巴”時,專家們也在為如何揪出地溝油而緊鎖眉頭。 發愁是因為,目前尚無一種權威有效的方法能夠識破所有的地溝油———由于來源多樣、成分復雜,且勾兌比例不同,擺在專家面前的是千變萬化的非標準樣品。
這種經地下作坊簡單“變臉”后的油品,真就“神仙難辨”嗎?昨天,記者就此向業內人士求教。專家們普遍認為,地溝油并非深不可測,可如何又快又準地揪出地溝油,的確是科學界面臨的一道新課題。
現有技術不準確、有盲區
“相貌”平常的地溝油,其實各有各的“來頭”:下水道中油膩的漂浮物,剩飯剩菜中提取的泔腳油,還有快餐店里反復煎炸殘留的廢油。這些來路不正的餐廚垃圾原本不堪入目,但經過洗滌、蒸餾、脫色、除臭等再加工之后,居然堂而皇之地獲得了“新生”:它們通常與新油以一定比例勾兌,進而回流至飯店餐桌。
單憑人的感官,地溝油的色、香、味與普通食用油幾乎沒有分別。即便是能探明底細的儀器也常常被“愚弄”———從主要成分上分析,地溝油所對應的仍然是“甘油三酯”,與普通油脂無異。
難道在地溝油反復加工的生命軌跡中,就沒有留下任何“馬腳”嗎?當然有。在廚師烹飪過程中,鹽、味精等作料會與食用油充分融合,金屬離子由此混跡其中;炒菜鍋里,植物來源的食用油難免與肉類等動物脂肪混合,致使其中的膽固醇含量驟增。
于是,一些單一指標的檢測方法陸續誕生。比如,3年前,武漢工業大學學生劉志金利用金屬離子濃度與電導率之間的關系,發現“潲水油”的電導率是**食用油的5-7倍,按照這一思路,他發明了一種半小時鑒別地溝油的檢測方法。不過,停留在論文上的方法終因無法回避的誤判而被束之高閣。
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黃鳳洪告訴記者,見諸報道的地溝油檢測方法其實并不少,但現有技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盲區,準確率也有待提高,尚不足以充當監管“判官”。一般而言,電導率法適合地溝油含量在20%以上的勾兌油,而膽固醇法則要求地溝油含量在10%以上。
新方法中有望引入“指紋圖譜”
對付地溝油,專家們真的束手無策嗎?將來,有沒有可能像檢測蔬菜農藥殘留那樣,一張試紙就能揭發地溝油呢?業內人士表示,眼下,要從地溝油中找到一種顯著區別于普通食用油的單一標記物非常困難,換句話說,僅用一只“鼻子”難以嗅出地溝油。
那么,兩只、三只“鼻子”有沒有可能呢?“這正是我們要嘗試的方法。”去年,國家科技部已針對地溝油的檢測之困予以立項,黃鳳洪帶領的團隊正是勇于挑戰的答題人。在他們的備選答案中,合力搜索“罪證”的“鼻子”還真不少———除了電導率、膽固醇、反式脂肪酸、生物**等多個指標之外,異常靈敏的“電子鼻”將為不同油脂建立指紋圖譜,當然也包括不同來源的地溝油。黃鳳洪說,攻關小組將從錯綜復雜的數據中找出多個參數間的相互聯系,綜合多只“鼻子”的判斷,*終確定地溝油存在與否。
事實上,通過多種方法相互印證,已成為研究者截獲地溝油的共同思路。此前,有專家根據不同油脂在冷凍狀態下的結晶形狀,再利用色譜儀、光度計等分析手段,在一小時內測出食用油中的地溝油含量。
企業等待出臺國家標準
以“地溝油檢測”在網上進行關鍵詞搜索,記者找到了一家注冊在復旦科技園的生物技術公司。據介紹,一種以“薄層色譜法”為原理開發的快速檢測試劑盒,可用于識別地溝油。在一組對比圖上,接觸過疑似地溝油的薄層色譜硅膠板上,呈現出一條明顯的拖尾斑。不過,公司負責人高晨昊坦言,僅憑這條“拖尾斑”只能對油脂樣品進行初步篩查,若要進一步“確診”,還需借助實驗室儀器的后續分析。目前,相關儀器正處于進一步優化中。
高晨昊告訴記者,幾年前,公司就開始了地溝油檢測技術研發,不過市場反映平淡,一直少人問津。*近,隨著地溝油事件不斷升溫,陸續有客戶前來打聽,可惜國內至今沒有成熟產品。眼下,公司正面向社會征集疑似地溝油樣品,提供免費檢測,以此不斷完善試劑盒的準確性。
“我們希望國家盡快出臺地溝油檢測標準,明確其中的特異性標志物,以便指導儀器鑒定工作的系統開展。”高晨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