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研儀器需政府采購“扶一把”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徐濤委員
【好聲音回顧】
我國科研儀器市場長期以來為進口儀器占據,2014年,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之間的貿易逆差高達177億美元。孱弱的國產科研儀器裝備產業鏈,是導致市場競爭失利的根本原因。
我國在采購環節的相關規定不夠完善,導致進口儀器裝備占據大部市場。徐濤表示:“希望能細化落實國產科研儀器裝備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機制,對自主**的高科技產品實行加分和優先采購機制。同時應建立對自主**產品的科學定價機制,以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對科研**投入,促進儀器裝備的自主**。” 在國內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購理應成為像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拉動我國科研儀器裝備產業發展的“第四駕馬車”。
加速國產**科學儀器研制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院長周其林委員
目前我國對科學儀器的需求旺盛,但研發和生產水平與******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大而不強的特征十分突出,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缺少可行的規劃,總體上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科學儀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周其林建議:“應加大對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核磁共振儀等**科學儀器制造的支持力度,改變目前此類儀器主要依賴進口的現狀,使更多**儀器實現“中國造”,在促進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別讓開發共享的儀器數據成了“暗物質”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藍閩波委員
上海市、浙江省等20個省份鼓勵企業用**券購買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的服務,這些省份對外開放共享的科研儀器不斷增長。
但藍閩波認為,儀器設備的開發共享仍需加大宣傳力度,還有很多企業不知道“共享”這件事。與此同時,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平臺也應對社會開放。此外,曾散落在科研人員手中如“暗物質”一樣的科研數據,也應在基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提下“有條件的開放”。
整合食品檢驗技術體系 規范違規復檢機構
重慶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江龍委員
我國目前食品**監管體系內當前存在比較突出的技術監管機制、體制問題,亟需破解,應加快食品檢驗技術體系基礎建設。
劉江龍建議,要組織國家與各級食藥監和質監等部門的食品檢驗機構參與到食品**標準的制修訂中,并主要承擔標準制修訂后的復核工作。標準制修訂后,多增加復核機構,*好有多家機構參與復核,增強標準體系的科學性、嚴謹性、適用性、可操作性及使用執行的一致性。
科學儀器助陣國內性文物鑒定認證體系建設
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委員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傳承下來,流傳散落民間的文物數量不計其數。但是,中國文物藝術品的鑒定可以說是“走投無路、一派亂象”。周國輝認為,避免人為因素干擾影響的科學儀器鑒定將是文物科學公正鑒定的**目標。
周國輝建議,要求文物的鑒定工作也和其他產品的檢驗一樣,是通過符合計量規范的科學儀器按照一定的標準化操作進行檢驗,同時計量儀器又是可溯源有質控和校準。而隨著互聯網云技術的推廣應用,周國輝在《建議》中認為,像文物鑒定已經完全具備采取“互聯網+大數據”的模式進行科學儀器鑒定。此外,他還呼吁設立***文物鑒定聯合工程技術中心或聯合重點實驗室,建設國內性的認證體系建設,規范文物藝術品鑒定行業監管。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06204號